升級后的Wi-Fi網絡感覺確實挺好的,信號穿透力更強,在宿舍不同位置信號很強;連接很穩定,在高峰期時期也再不會出現突然掉線了。讓人感覺最直接的還是網絡帶寬的提升,讓直播課程流暢了很多,使用網盤下載文件時比過去快了好幾倍。
數字化時代,國內外高校的教育及教學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。如何有效利用“數字化”武器,持續提升高校產教、學、研的質量及效率,取得在所屬行業的領先定位?如何利用Wi-Fi 6、AI、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造一張面向未來的數據網絡,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教學、科研及管理?
百年名?!獤|南大學(以下簡稱“東大”)在積極探索和實踐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。東南大學堅持“以科學名世、以人才報國”的辦學理念,形成了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、研究型大學。作為國家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之一,以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,東大在網絡與信息通信方面有著先天優勢,其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,信息與通信工程,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1個“雙一流”學科。
“數智東南”智慧校園建設需求
早于2010年,東大即完成了智慧校園的建設藍圖,依托“數智東南”的戰略愿景,加強信息化與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辦公管理、輔助決策的深度融合,全面構建網絡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、個性化、精細化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系,實現了辦公電子化,數據共享化及教學網絡化。近年來,隨著學校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,學校的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務等業務對網絡提出了更高需求。東大在IT基礎設施上繼續加碼,以構筑自身在國內高教領域的領先地位。學校制定了“數智東南,網絡先行”的建設計劃,建設目標包括:
- 打造面向未來的教學科研網,支撐學校一流學科建設;
- 構建全校一張網,多網融合,高速互聯,滿足三地六校區的師生復雜用網場景需求;
- 創造泛在學習環境,支撐知識圖譜、至善空間、智慧課堂多維學習平臺建設;
- 提升校園有線無線、寬帶窄帶自動運維效率,解決多網絡帶來的業務被動割裂,數據分散不成體系等問題。
現在,讓我們走近東大,聆聽它數字化轉型背后的故事。
源自5G的Wi-Fi 6,打造極速Wi-Fi體驗
2020年9月19日,四牌樓及丁家橋校區宿舍Wi-Fi 6網絡上線,標志著東大全光以太承載的Wi-Fi 6網絡正式全面開通。東大對多廠商方案進行對比分析,最終選擇了華為Wi-Fi 6方案??紤]到學生宿舍建筑特點,華為在全校每間宿舍配置1臺AirEngine 5760-22W面板型AP,該AP搭載領先的智能天線,可像探照燈一樣隨用戶而動,Wi-Fi信號覆蓋無死角,宿舍內隨時隨地信號滿格;同時,AP內置藍牙功能,可滿足未來Wi-Fi與IoT融合部署需求。在短短39天時間內,累計完成了全校122棟宿舍樓,9700多間宿舍AP安裝調試及配套有線網絡部署,創造了令人驚嘆的“東大速度”。
穩定、快速、流暢是升級后的Wi-Fi網絡三個關鍵詞,也是100名首批Wi-Fi 6體驗者的一致感受。在宿舍內,Wi-Fi信號實現了無死角覆蓋,學生隨時隨地接入Wi-Fi,連接穩定且快速移動不掉線;在用戶帶寬方面的表現,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?,F場實地測試表明:Wi-Fi 5終端連接速率可達200Mbps,Wi-Fi 6終端連接速率則高達400Mbps,可輕松應對大文件下載、直播課程、MOCC、視頻會議等高寬業務。
創新的全光接入,融合的業務承載
近些年,東大數字化業務越來越豐富,由于業務部署時間上有先后,存在部分業務系統重復或疊加建設現象,這無形中增加了網絡建設成本及管理運維的復雜度。因此,對校園IT網絡及平臺進行整體規劃成為剛需,既要滿足廣大師生當前業務接入和承載需求,也要為未來的新業務部署留有空間和余量。
一直以來,東大對網絡技術、產品及業務創新秉持開放態度,學校建成了可視化綜合管理中心、智慧創新型應用中心,一站式服務中心等應用平臺,集成安全管理、學校輿情、資產管理、教務管理、學工管理、科研管理、考勤管理、公共服務等數字化服務。今年在“停課不停教,停課不停學”的疫情常態化趨勢下,學校加速了智慧校園建設步伐,選擇先進的網絡技術,為學校的教學、科研及管理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網絡支持,全面助推運行效率提升。
以最高標準升級IT網絡基礎設施:以本期宿舍Wi-Fi網絡升級改造為例。為滿足全校4萬多師生高并發,大帶寬上網需求,宿舍網絡建設選擇當前最先進的Wi-Fi 6,同時為Wi-Fi 6配套建設了全萬兆承載網絡設施,滿足當前業務承載需求(如在線網課、MOCC、教學資源下載等),同時為未來更高帶寬業務的引入做好準備,避免近期因新業務部署再次升級,保護網絡投資。
出于校園網絡扁平化考慮,本期宿舍Wi-Fi的承載網絡采用接入+核心兩層的極簡架構。在接入層,選擇創新的全萬兆光電混合交換機—CloudEngine S5732-H48XUM2CC,配套光電混合纜可為AirEngine 5760-22W提供300米超遠距PoE++供電的同時提供高達10Gbps接入帶寬?;诠怆妳f同的全光以太接入方案既可解決POL回傳方案無法為AP供電問題,也可解決網線接入方案帶寬無法升級的難題,是構建Wi-Fi 6品質承載網的理想選擇。在核心層,選擇華為旗艦園區核心交換機—CloudEngine S12700E,作為每個校區宿舍網絡的核心,該交換機最大可管理1萬臺Wi-Fi 6 AP,實現有線與Wi-Fi網絡深度融合的同時,節省獨立AC購置及部署成本。
需要說明的是,上述接入及核心交換機支持VxLAN網絡虛擬化技術,在當前承載網絡上可按需部署多種彼此隔離的數據業務,從而實現“一網多用,融合部署”,節省網絡建設和管理成本。
考慮到學生業務模型,本期打通了每個校區宿舍網絡和教學科研網在校內的互聯互通,學生在宿舍可直接訪問教學科研網,無需繞行到外網才可訪問學校的網站,極大減輕了學校教學科研網絡出口帶寬壓力。
自動的網絡部署,智能的網絡運維
“三分建設,七分運維”,對于校園網絡運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東大也不例外。全新升級的宿舍網絡新增了近萬臺Wi-Fi 6面板AP,近千臺交換機,如何高效的完成1萬+臺設備(交換機+AP)的日常管理,如何保障Wi-Fi 6網絡的業務體驗,成為大家關心的共同話題。
作為一家在全球170個國家開展業務、擁有19.4萬+員工、業務復雜度極高、Wi-Fi辦公程度極高的企業,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和網絡運營經驗,可為東大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。
為提升園區網絡運營管理效率,華為于2019年發布了園區網絡一站式管理平臺—iMaster NCE-Campus,集網絡管理、控制和分析功能于一體,提供面向設備、用戶及業務的集中管控,這一切也在東大宿舍網絡部署中得到充分的驗證。
考慮到新學期開學在即,而三個校區122棟宿舍樓近萬臺設備安裝調試,加之疫情不利影響,不少人對項目交付周期抱有一絲擔心,但結果證明這些擔心是多余的?;趇Master NCE-Campus提供的Underlay自動化部署功能,交換機及Wi-Fi 6 AP設備上電后自動向iMaster NCE-Campus發起注冊并自動同步業務配置,一改傳統方案里需要人工現場逐臺配置和調試的開局方式,真正做到了“設備即插即用”、“網絡即插即通”,降低了設備部署成本,也縮短了設備開通和上線時間,僅用39天完成全校Wi-Fi網絡升級改造。
針對原有重復或疊加建網導致網絡管理復雜、擴展性不足的問題,本期宿舍網絡采用了基于VxLAN技術的網絡虛擬化方案,即基于iMaser NCE-Campus的SDN網絡控制能力實現了Overlay虛擬網絡的自動化發放,在核心交換機和接入交換機之間快速部署基于VxLAN技術的虛擬業務網絡,對不同宿舍區域通過劃分不同的虛擬網絡進行業務隔離。實踐表明,在當前的宿舍網絡中新增部署一張虛擬業務網絡只需幾分鐘,讓“一網多用”成為現實,充分發揮園區網絡虛擬化的價值。這讓新業務快速上線及靈活調整,可讓東大IT人員從繁雜的網絡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,將更多時間和精力聚焦數字化業務創新。
而在網絡分析方面,基于AI加持的iMaster NCE-CampusInsight分析組件實時采集和分析Wi-Fi網絡及用戶數據,并提供7個維度的網絡健康度評估,讓IT人員直觀了解當前網絡狀態和質量;師生用戶體驗可視,從用戶接入網絡到斷開連接的整個過程,CampusInsight可提供用戶全旅程體驗感知;當用戶接入發生故障時,通過接入協議回放快速定位故障及根因,并提供修復建議輔助IT人員快速排障。更為重要的是,CampusInsight可通過大數據及AI技術學習網絡模型并進行業務趨勢預測,基于預測結果對Wi-Fi網絡進行智能的射頻調整和優化,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優的Wi-Fi網絡接入服務,實現校園網絡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。
教育數字化新征程
華為是東大數字校園和智慧教育建設的戰略合作伙伴,攜手共同推進教學信息化創新和人才培養合作。此次合作,華為為東大規劃建設了一張面向未來多網融合的校園網絡,實現網絡、業務、管理的多重融合。 首先是網絡融合,通過整合有線、Wi-Fi、IoT、5G移動網絡,幫助師生無差別訪問校內資源和互聯網;其次是業務融合,滿足一站式業務辦理、管理運營、基于數據整合的用戶畫像與精準服務等多維度的全網絡場景應用;最后是管理融合,融合后的網絡管理更簡單更智能,能為校園全面數字化提供更穩固的ICT底座支撐。
Wi-Fi 6園區網絡一經開通,憑借優異的業務體驗受到了全校師生一致好評,這也堅定了東大進一步升級優化IT基礎設施備的決心。接下來學校將對圖書館、教室、場館及校園主干道等區域進行Wi-Fi 6升級,全力打造東大校園信息高速公路,為儀器共享云、智能計算云、業務數據云的實施奠定堅實基礎,“數智東南”新一輪信息化建設已悄然開啟。
您好!請登錄